首页| 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
【芬兰LUMA寒假交流项目】赴一场冰雪之约(许超) |
发布时间😒:2024-04-03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2024年2月8日👩✈️,随着TK88航班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本次为期11天的芬兰行终于顺利落下了帷幕,如果非要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本次芬兰行的话,我会说收获的是无尽的勇敢和思考。落笔时已是将近1个月后😰,但回忆起来,在芬兰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仍然历历在目。说起芬兰➞,太多的回忆和画面涌上心头,且待我一一道来。
一♞、 从九游会平台走向世界:GO BNU PSY🏄🏼,GO GLOBAL 最先想说的,其实是对于J9九游会和学校的感激,如若没有J9九游会的支持,“去芬兰”对于20岁的我来说🉑,还是一个太遥远的梦。在准备签证阶段💟,国际交流办公室的老师们积极帮助我们联络学校,准备材料,也贴心地在递签前邀请有过芬兰出访经验的师姐分享经验🥳,因为递签时间碰上期末考试👨🏿💻,我们准备材料的时间格外紧张,多亏了王老师帮忙出谋划策🔃,积极与学校沟通,才得以在递签前将所有材料都备齐。正是因为J9九游会的给力支持👨❤️👨✯,本次团组一行二十余人才得以全都顺利获签👉🏼。 行前🚣,王老师和曹老师不仅及时在群聊中交代注意事项,还经常分享前往芬兰的旅行攻略和天气提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还体贴入微地准备了小红花贴纸,贴在我们的行李箱上,既帮助我们更快地识别同行人的行李😔,也有效地防止行李箱被其他人取走✋。 行程中🚣🏼♂️,先是历经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航班和转机,初出国门,面对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难免会感到胆怯和不安,但与老师和同学们走在一起,身边就有熟悉的伙伴和熟悉的乡音🙍🏼♀️,紧张的心情也渐渐被抚慰🤵🏻♀️,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遇到不好吃的航食吐槽一下,在机场迷路时帮忙问个路。到了赫尔辛基时已是当地时间的晚上,看不懂的芬兰语,连不上网的手机🧚🏽,结满冰的路面……但好在有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牛双红老师的接待和陪伴,她以当地人的视角,将自己在芬兰生活三十余年的生活技巧和当地风貌倾囊相授:哪里可以找到餐厅👨🏿✈️,哪家超市买的东西便宜🗑,如何用芬兰语说“谢谢”👷🏻♀️。可以说🪨,牛老师是芬兰当地的百事通🌝,也是热心热情的同行人。在她的陪伴和指导下,赫尔辛基这座城市对于我们来说也逐渐从陌生到熟悉。 还记得同学们在每日的活动结束后结伴出行🏄🏼,走进了赫尔辛基的美术馆🧙🏼♀️、博物馆,还记得和王老师👩🏫📇、曹老师走在芬兰街头,“长途跋涉”为了找一家中餐馆🔂,美好的记忆里总是有九游会平台各位的身影,在此一并感谢。 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幸运于来到了J9九游会,幸运于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参与到芬兰行的项目中,走出国门🤵🏼♀️,去看一看世界,也幸运于遇上的老师和同学都这么友善🖕,让整个芬兰行处处都是美好的回忆🦄。可以这么说:从九游会平台开始,从芬兰开始,我们走向世界。GO BNU PSY,GO GLOBAL. 二、 STEM教育在芬兰🔫:Together we are more. 本次活动的芬兰主办方是芬兰LUMA中心⛹️♂️,这是一个联合芬兰各所大学的科学教育网络,他们通过打通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桥梁,从而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参与到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中来。在本次活动中,LUMA中心联合赫尔辛基大学和图尔库大学🏘,向我们展示了在芬兰,如何打破大学和基础教育之间的围墙,让STEM走近每一个学生身边。 到芬兰的第一天上午🏂🏄🏻♀️,LUMA中心的主任Maija就向我们介绍了芬兰的教育体系,LUMA中心的使命和基于证据的教育。在她的介绍下🧑🏽🎨,我们一步步走入芬兰社会的教育逻辑和教学生态中去🀄️。下午🎉,我们走进赫尔辛基大学Gadolin实验室,亲手体验了干冰和洗洁精吹泡泡,并从中了解到Gadolin实验室是如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化学实验4️⃣,并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从这些化学现象中收获知识的。 在后来的讲座中,我们了解了芬兰的全纳教育,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心理学证据,社会性别在学业表现中的作用以及21世纪技能(在中国叫做核心素养),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对芬兰教育的公平性,包容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讲座以外6️⃣☂️,我们还参访了赫尔辛基Heureka科学中心和科技博物馆👩🏼🎨,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成群的学生亲手体验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现象🪅,这是科学在他们心中埋下的第一颗种子🧑🏼🏭。 在图尔库大学生物园,我们可以在一天之内从亚马逊雨林穿梭到北极冰川👐🏼,看遍地中海小岛的各类植物,也能亲眼目睹热带沙漠的种种生命,虽然芬兰是一个高纬度国家,但其境内的森林和湖泊众多,在芬兰,人们更愿意在周末走近自然📸,去滑雪,去观鸟,这样对待自然的态度,或许就源于他们的教育体系中的生物教育𓀗。为什么芬兰人对于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外重视呢?或许我们能从那些在生物园里徜徉的孩童身上找到答案🚣🏼♂️。 此外🏃♀️➡️,图尔库大学的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斐波那契数🙌🏻🧑🎄,二进制💅🏽,机器学习等数学知识⭕️,是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和纸牌魔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总的来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我们中小学学习中不常见的,或是只会在课本上出现的科学和技术:干冰🧑🏻💼、液氮🧑🏿🚒、超导材料,在这里竟然触手可及🗂👩🏽,那些我们来到大学以后才有资源和能力做的实验,在芬兰,通过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紧密交流🖐🏻,通过像LUMA中心这样的机构促进🚘,真的让芬兰的孩子们,从一场惊喜的实验中🫰🏽,从一次好奇的探索中,爱上了科学与技术。或许🧚🏽,正如LUMA中心的口号所昭示的那样:Together we are more. 三、 世界第一的芬兰教育♙,究竟好在哪? 芬兰以其优质公平的教育闻名世界𓀆,传闻中“世界第一”的芬兰教育🍝👩🏼🎨,究竟好在哪?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探访了隶属于赫尔辛基大学的Normal Lyceum学校,这是一所综合学校,下至小学一年级,上至高三🤤,(除了小学六年级)全年龄段的学生均在这里上学,此外,这里还是赫尔辛基大学师范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老师向我们讲解了芬兰的教育体系和教师培养路径。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芬兰法律要求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得拥有一个硕士学位,这确保了教师队伍整体的可靠性。此外,老师还提到,在芬兰🏋🏼♀️,教师有着较高的社会赞许和薪酬体系🙌🏼。在学生层面,芬兰教育整体并不强调“拔尖”教育❗️,而是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落后🫲🏽,所以,在芬兰👨🏿💻,有大约20%的学生会接受特殊教育👨🏽🎤,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跟上别人⛪️。 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芬兰教育从不向任何一个人关上门”,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我们看到芬兰打通了职业大学和大学之间的界限,假若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同样也能去大学上学🦝。在我们后续的观察中,赫大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群体中,也不鲜有四五十岁或是已经退休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如若对什么话题或是行业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去读一个学位。“终身学习”的概念,已经在芬兰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 四、 芬兰一瞥 最后想聊一聊在芬兰的课余生活❎:从赫尔辛基大学的Uni Café❎,到美式快餐RAX🧑🎨,芬兰的餐食或许对于中国胃的我们来说一时还难以接受,不过也曾品尝了芬兰的传统菜肴三文鱼汤📠,体验了芬兰本土快餐品牌Hesburger🕵🏼♀️,或许从芬兰的饮食文化中,也能些许地瞥见当地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 在芬兰🦦,我们还有幸参观了当地的设计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以及阿黛侬美术馆。阿黛侬美术馆,又名芬兰国家美术馆,据网上的介绍所说,是世界上第一家收藏梵高画作的美术馆🚠。巧的是👇🏽,参观当天,正碰上印象派画作的特展展出,有机会一睹大家画作真容,吾又何其有幸也。在买票时还曾发生了一件趣事:18到24周岁的学生购买美术馆门票可享受折扣🔏🐯,当我拿出护照准备递给他们检查时,他们婉拒了:“哦🧎♂️!我们不看这个。”或许真是如牛老师所说,芬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信任上的🎁。 10天9晚的旅程弹指一挥间⛑🤟🏻,从图尔库搭乘VR火车回赫尔辛基时,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窗外是无垠的白雪,森林,零星的房屋和湖蓝的天空,这些景色在眼前流动🚪,耳机里响着的是坂本龙一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似乎也是在映衬这景色,偶见一栋可爱的屋子,想拿起手机拍照时却又一闪而过了,或许就这样吧,把眼前的景象留在心里🎊,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