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交流| 学生交流经验分享 |
【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项目】赴伦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个人总结(黄梓洋) |
发布时间🧑✈️:2024-02-22 作者: 浏览量: 【关闭】 |
在KCL学习了两个星期,最开始在很多事情上是新鲜、惊奇,再后面熟悉之后,觉得学到了好多东西。 第一周是学习有关精神病学的一些内容,在前三天👩🏿💼,我们的日程都是上午上课,下午有一个workshop,workshop采用小组合作的手段,阅读一段材料⛰,面对一些问题🥸,小组成员需要协商一个答案出来,最后提交在课堂上,不同小组进行讨论。问题也分两种,一种是书面的🪞,大多就是在材料当中找到对应的信息。另外一种是需要课堂讨论的,是在PPT上呈现🏌🏿♀️。后者往往更加生动和注重实践,同学往往要想象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在面对这样的情况的时候需要做出怎样的选择。例如,你的诊疗对象现在可能有自杀的倾向🛌🏼,你要主动把这个消息告知给他身边的人吗?如果要,告知给他的男朋友🧾、家人还是朋友🦵🏻?在这个案例里,我们会学到一些伦理相关的知识。 我很喜欢workshop👩🦱🔄,这样的课堂或许有类似于国内所强调的翻转课堂,每个team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提出选择这一选项的论证,等到大家都讨论充分之后🪒,老师只需要给出正确条件并强调🥒,在当下的情况下,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到底是哪一个🎅🏼。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轻松👨🏻🦽,因为同学不必枯坐在讲堂上🚶♂️➡️,听老师大讲一个小时,但是它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投入,它需要你在课前就对大段的准备材料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不然到课堂上你就会完全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我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他🤌?同时——对于短期出境学习来说💔👐🏽,这是颇具挑战性的——用英语去主动讲述小组的看法。我很喜欢workshop的学习方式,其一是因为这样的学习模糊掉了“某个选项”的正确性,我们不是在简单地做选择题,而是在多方面的考虑当中去进行权衡;另外一方面是它真的给予我们一些真实的案例,算是半个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颇为享受☕️,因为就像老师一遍一遍强调的,这些原则和注意点我现在说了,等到你真的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的时候🍯🟦,牢记它,使用它,and it works。 在那一周,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其他很重要的治疗方法,如正念👨🦰、喜剧疗法、音乐疗法等等。或许和心理治疗这门课程本身的特性有关,老师在讲解这些疗法的时候🏂🏿,会大量地放视频向我们展示这种疗法是怎样被实施的🦺,以及一些治疗的参与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论到的他们的感受。这些视频都是很新的💂🏻♀️,精心剪辑过的,我深刻地感到心理学与媒体结合带来的传播力量😧。有关儿童阅读和阅读障碍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探索的历史,但是这些工作比不上《我不是笨小孩》一部纪录片对大众带来的印象之深。这些鲜活的媒体的场面👩🏽🌾👩🏿🏫,无论在教学上还是所谓“科普上”🙎🏻♂️,才是占据主力的存在。 第二周我们的学习内容更加集中👱🏽♀️,整个的一周我们在学习决策心理学相关的内容💆♀️,在课程的最后穿插了一些有关EEG和质性研究、访谈法的内容。我们用一周的时间准备了一篇关于改变消费者决策方式的pre𓀃,在最后一天的课上进行了展示和答辩。 我在之前从未接触过决策心理学的领域,但是在整个一周的学习过程中🧗🏿♀️,我感到决策心理学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在课上👃,老师用一个非常精妙的例子为我们展示了几种决策手段,她给我们展示了四个房子🛎,这四个房子的价格👨🏿🚒、地理位置🥓🦵🏼、交通等等的条件不尽相同🏋🏼♂️。首先,我们很混沌的被要求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房子,在阐述理由的时候,我们大多混杂了自己关注的好几种条件,最后作出的选择的原因就是,“总之这个会更好一些”📿。但是在接下来,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几种常用的决策启发法:如果你最关注一种因素♾,怎么办?如果你特别强调某几个因素的标准🗽,怎么选?如果你真的还想再优中选优💆🏿,怎么比?然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在过往的生活中😱,我有这么多次不经意地用过这些启发法😝!老实说🤦♀️,在上这一门课之前,我心里总有一种潜在的预期⛑️,希望这门课能够教会我“哪一种决策方式才是更好/最好的”,然而🛒,这一系列的决策方式上下来,我才慢慢地了解,每一种决策的方式都有其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而最重要的事情是🪈:合适。要选取和当下的条件相匹配的决策方式。 在决策心理学这一点上🎲,给我带来更多更大启发的其实是和胡啸老师聊天的部分。胡啸老师非常年轻,又是一位认知心理学的科研工作者🎊,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他也在一旁专注地听。我向他请教🌜🙆🏼♂️,决策心理学中的决策方法,其实是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表达的🦸🏽♀️,那么🏐,是否有研究在尝试用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去模拟一些决策方式,甚至塑造一些决策方式呢?在那天的KCL食堂的午餐上🧝🏽,胡老师给我讲了很多有关目前认知计算心理学在决策这一块做出的努力,我感到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在第二周的周四↕️,我们还学习了EEG技术,相比于在国内没有机会接触EEG真正的一起🦮,这一次我们不仅近距离参观和了解了EEG的仪器和技术是怎样使用,甚至还真的戴上了电极帽,看到了自己的脑电波活动是什么样子的,这些事情也让我们感到很惊奇。事实上,我们在国内也了解EEG是一门什么样的“技术”🟰,可是这些了解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能够真的见到一个真的仪器,并且了解他的功能实现方式,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 伦敦的天气真好!
图片拍于到英国的第一天🐭,从Borough地铁站里出来的时候应该是下午的四五点钟📛,前面是尖塔,后面是高高的尖楼,后面的楼旁边就是KCL,在这里往右走不远就是宿舍,宿舍旁边有Sainsburry👨👨👧,炸鸡店和酒馆。伦敦的维度比哈尔滨还高🫰🏻,起床的时候看到屋外大亮心里一惊💵,一看时间不过六七点而已▫️。早上可以迎着太阳走过一片草坪去上课,顺便看看玩耍的小狗和带他们来的主人。进了校园就要走过鸽子群和学校创始人Guy的身边。等到下午三四点钟下课,就到了一天最热的时候🏊🏿♂️,回去宿舍脱了外套😐,可以沿着泰晤士河不断逛,路过唱歌奏乐的艺人,在道路中间表演的友善黑人,可以等着放下一枚硬币之后他用蓝色的眼珠注视着你和你说一声谢谢🥁👨🏽🏭。再路过大本钟🈵,伦敦眼和塔桥,如果一抬头发现天就要黑了🖥,那就说明已经快九点了,赶紧回去吧!回去刷卡进门🧑🏿,三三两两的中东裔学生在study pub里面聊天聚会,就此别过😻,就是伦敦的一天。 ·· 从未有哪个城市给我一种如此强烈的感觉🥵,好像这条河和上面的桥就是城市的生命一般。我也去过上海的黄浦江畔,对面就是陆家嘴、国际金融大厦和东方明珠👭🏻,可是隔江仰望着那些建筑🎄,你只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黄浦江上的桥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不过是桥嘛!而在这边的岸上🐧,外滩的建筑又都被标上了各种各样的企业大厦的名称,在游人如潮水的夜晚显得过于神秘和安静,一句话来说,就是游客气太重而生活气太少。可是傍晚的泰晤士河真的富有生气,河这边的岸上就是大型商场✬🚵🏻♀️,得益于伦敦的天气,不必紧锁着门守住它的冷气😝🔁。大家就可以很舒适地坐在外面的桌椅上休息聊天。泰晤士河上的桥也好🚔,一路走过来,每座桥长得都各有特色👩👩👧👦,从塔桥到伦敦桥,再到颇具现代艺术设计感的黑衣修士桥✧。
伦敦的公园,据说是因为市政厅花了诸多金钱和精力修缮的原因,也很舒适可人💂♂️。进去也没有什么游乐设施,就是大路⚅、大树和一望无边的大草坪,与国内在曹坪上插着“不要踩踏”不一样,公园的草坪可以肆意供人和宠物在上面奔跑休息。海德公园中间还有一个大湖🧏🏿♂️,没有游船的时候,就都是天鹅、鸭子、各种水鸟,游来游去,抢抢游客扔下来的面包👩🏽🦳。看见人来了也不怕,脑袋就那么安静地垂着🙅🏻♂️,等着你喂它吃的——这样的公园的景色应该全英国也差不多。到格林尼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大草坪,天文台下面的斜坡上,前面就是海军学校。男人在坡顶随意扔下一个网球,边牧就飞奔出去把它捡回来👂。
伦敦的博物馆🫶🏽、美术馆🫵🏻、剧院也是文化底蕴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馆要走高高的台阶上去,在展区的正中间摆着庄严肃穆的罗塞塔石碑。国家美术馆在一个大大的广场上,广场的四角都是英国的国家英雄,中间还有象征英国国家精神的三狮雕像🛢🌻。我们就从纳尔逊上将的脚下经过🤽🏽。
|
|